职场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疲劳,下面测试:职场人心理疲劳指数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欢迎浏览。
心累指数测试:(注10项测试可以使你对于自己的心理疲劳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测试分数仅具有临床心理学的参考意义,限于篇幅不能充分测评严格意义上的全方位指标)
1、在处理一些重要或是紧急的公务中,我经常掌心冰冷或出汗:
A常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极少如此
2、晚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时,我也会拖到很晚才睡:
A从不如此; B有时如此; C常常如此
3、当同事的意见和我发生冲突时,我:
A感到恼火,甚至有时愤怒; B介于A、C之间; C冷静考虑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4、当被通知领导找我时,我总会一下子紧张起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5、办事拖延,我似乎也不太担心由此产生的后果: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6、最近我发现我对于以前喜欢的娱乐活动其实并不太感兴趣:
A是的; B说不准; C不是的
7、在下班时间接到显示公司号码的来电时,要很久才接听或者干脆不接: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从不如此
8、我被不是很熟的人认为干得不错,我也竭力保持别人这种对我的印象:
A我总是如此; B介于A、C之间; C几乎没有这种想法
9、在休息日总是昏昏沉沉睡到下午,然后担心时间过得太快: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0、计划表开始变得不重要,我不再往上填写各种安排了:
A是的; B偶尔也写; C不是的
好啦!算一下,看看得分高低。分数低的很好,你还没有产生心理疲劳;分数一般般的开始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分数偏高的情况不 妙啊。也许真的到了改变你工作环境和方向的时候了,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心理疲劳程度的加重。但此时也要当心,毕竟心累可能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你的判 断力和信心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客观,建议你请专业的职业顾问机构帮你进行分析评估,这不失为帮助自身职业发展的明智之举。
延伸阅读
工作上心理疲倦该怎么办?
揪出疲劳之源
在找到消除职场疲劳感之前,首先要想办法弄清楚你身上的疲劳感是源自心理因素多一些,还是纯粹由高强度劳动造成的。不满公司待遇,对工作内容毫无兴趣,和同事相处格格不入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让你觉得上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久而久之心理上的痛苦就表现在生理上,遇事容易心烦,处事容易消极。
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疲劳感,不妨先调整心情再投入工作。如果你的疲劳是因为7-11式的工作节奏,年中无休,天天加班加点,纯粹是高强度劳动造成的,不妨学会见缝插针的休息,利用午睡或者闲时小憩。吃一些黑巧克力、香蕉等能提高新陈代谢的食物。另外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也是解决体力脑力过度消耗的方式之一。
换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只把工作当作挣钱的手段,那上班时就会难熬之极,因为你心里在盼着下班;如果把工作当成个人成长的过程,明白年轻时的工作都有双份收益,除了工资,还有自己的磨炼、积累的经验和提高的能力,把亏欠的报酬,当作自己支付的学费。这样就会由抱怨和不满走向愉悦和平静。如果能把工作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那就更会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时间,在工作中发现无穷的乐趣。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同样工作的时候怀有不同的心境,心情好了自然工作就会认真,就会少出差错,多得收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当然这不是说让我们逆来顺受,而是说让我们在努力改造外在环境的漫长过程中,不让自己太痛苦,能够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好好地享受人生,同时也以积极的心态,用我们的工作成果,投入到对外在条件的改造之中,这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个常年胃痛的人,是难有好心情的。而且,健康的人抗压能力也高。因为人的精力像肌肉一样,既可以训练提高,也需要及时消除疲劳。工作的锻炼有助于提高精力,一个常年无所事事的人是不可能有良好精力的。我们下班后觉得很累,是精力消耗完了需要恢复。每天有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营养均衡的三餐、及时的心理调节、适当的学习充电等,就会保证精力的高效恢复和良好状态。而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会站得高看得远,会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在别人看来压力很大的事,对于他可能只是小菜一碟。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之外度过的。一些修身养性的爱好,如游泳、打球、弹琴、看书、唱歌或者三五好友切磋棋艺,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与控制感的满足,弥补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达成的一些内心需求。想想自己赢了一场球后的快感,是不是比多发300块钱的感觉好多了?登到山顶的感觉,一览众山小,又是何等的畅快!
其实,人是很脆弱的生物,心累现象在所难免,这种职场心理尽管棘手,却也是比较容易克服的,放宽心,换个角度看自己的世界,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这种职场心理压力就能被减轻。
角色重新定位
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白领就要重新为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一些有工作狂倾向的人,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工作为了生活呢,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是健康和生命重要呢,还是事业重要”;“以健康和生命为成本代价换取事业的发达值不值得”,以使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