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男子中风后患慷慨病,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这则资讯吧。
巴西一名中年男子中风后变得极其乐善好施,不断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赠送零食、饮料乃至钱财。巴西研究人员说,这名男子患上了“慷慨病”。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莱昂纳多·丰特内尔博士在最新一期医学期刊《Neruocase》上讲述这一病例。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患者现年49岁,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出血而中风,使得皮层下区域受损。大脑皮层下区域主要控制高层次思维和决策。
患者的妻子说,患者中风后变得过度慷慨,无限制地向人赠送食物和钱财,尤其是在大街上遇见小孩时,不管是否相识,都要买些饮料、糖果和垃圾食品送给对方,根本无法管好自己的钱包。
丰特内尔在报告中写道,中风让这名男子“持续过度慷慨”,是一种“病理性慷慨”。
中风好转后,这名男子感觉抑郁、健忘、无法集中注意力,还出现缺乏毅力、判断力减退等问题。CT扫描结果显示,患者大脑额叶在内的多个大脑区域血流量低,这些区域虽然远离出血区域,但经由神经通路与出血区域相连,可能因此影响调节性格的神经系统。
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抑郁,两年后自觉康复,停止相关治疗。不过,他的“慷慨病”没有好转。鉴于此,患者无法回到原先在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岗位。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名男子的症状与一些常见的中风后遗症,譬如强迫性囤积病、社会病态等相反,可能有助研究“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大脑如何决策。
附:为什么学习很吝啬,治病却很慷慨
有人说世界上最动听的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你已经得癌症了”,而是“你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在热气腾腾的21世纪,人类在癌症面前依然闻风色变,仍旧充当着失败者的角色。
新世纪,一个又一个精英被癌症打败:梅艳芳宫颈癌走了,王均瑶肠癌也走了;付彪肝癌走了,陈晓旭乳腺癌走了;沈殿霞胰腺癌走了,罗京淋巴瘤也走了;凤飞飞肺癌走了,姚贝娜乳腺癌也走了……还有一大串的名人罹患癌症正与癌殊死搏斗:李开复、吴宇森、李雪健……
癌症亦并非名流逸士的专利,癌症已成为全人类公敌。全球有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病人死在中国。目前中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是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上海更是中国城市肿瘤高发的“冠军”,平均每100位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同被誉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另三大城市北京、广东、深圳肿瘤的发病率也与上海亦步亦趋,走在其它城市的前列。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癌症谱的“脸”悄悄在改变。曾经持续高发的食管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幅下沉,以前相对低发的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发病率迅速崛起。导致癌症谱迅速“变脸”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生活压力增大等等,但膳食因素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癌有三张口,10~70%的肿瘤发生与饮食有关。
食物是健康之本,错误的膳食是万病之源。我国文盲众多,但“食盲”的队伍更是庞大。中国肿瘤患者对膳食“无知”的程度令人吃惊。有人曾经做过一个二千多人的癌症人群调查,结果显示,真正懂得正确摄入营养的患者不到5%,知道正确食用油的患者不到10%,对忌口困惑的患者高达92%,能说出人体六大营养素及作用的患者几乎接近零!
饮食乃生命之父母,但绝大多数肿瘤患者“认不清”自己的“父母”。营养知识的缺乏、落后的膳食观念,陈旧的饮食习惯,膳食西化的盲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对肿瘤营养知识一知半解、对赖以生存的食物诚惶诚恐,很多患者迷失在癌症康复的“食”字路口,突不出重围。
营养学家指出,1/3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科学的膳食避免癌症的发生,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通过科学的膳食调理,病情会得到一定的转归。但最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患者根本不知道食物的抗癌作用,大部分病人及家属对名医贵药、偏方神丹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成天急吼吼地忙着寻找各种救命稻草,但对摆在餐桌上的食物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