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一:
不抱怨的世界(24.80):
◎畅销全球80国的世界级励志书!
◎世界500强企业团购率第1名!
◎冯仑、唐骏、张德芬、奥普拉感动推荐!
◎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心灵励志新书销量第1名!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卫报》、《芝加哥太阳报》、《洛杉矶时报》、NBC电视台……
全球超过100家重量级媒体专题报导! ◆一本书,一只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侧写师:用犯罪心理学破解微表情密码(25.00):
犯罪侧写师(CriminalProfile)
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侧写师们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及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
历史上很多连环杀人案就是借助犯罪侧写师的协助破案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该机构为隶属于FBI的行为分析科(BAU)。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20.00):
本书作者为美国Mendocino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Roger R.Hock博士。他在多年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有感于心理学教科书与基础研究过程之间的严重脱节而编写本书,于1992年一经出版就备受关注,至2005年已修订出版第5版,受到广东专业人员与学生的好评。作者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科学研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呼,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对该学科研分发生重要作用的40项实验研究,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学习、智力、个体发展、情绪、人格、心理病理学、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对于每一项研究,作者都简单介绍了其历史背景、理论假设、实验方法、结论、评价以及最新应用和进展。
公主向前走(20.00):
从小就相信,公主遇到了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长大后才知道,爱上一朵玫瑰,换来的也许是刺痛心扉……在童话幻灭之后,谁会是你的王子?因爱之名,你又愿意是谁的玫瑰?
你对我而言,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我对你的爱,你却视而不见;我遇见你,爱上你,放开你……兜兜转转,终于遇见属于我的幸福。
这是一个女人的爱恨交织、刻骨铭心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每个女人可以看清自己!
水知道答案(25.00):
本书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
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水结晶则歪曲散乱……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32.00):
当爱情调到车房模式,
当经济调到通胀模式,
当交通调到堵塞模式,
当事业调到天花板模式,
我们的心态该调到什么模式?
乐观的心态,是一剂良药
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诱惑越来越多,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为金钱所累,为名誉所累,浮躁之气甚嚣尘上。
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29.00):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出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恕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异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这是一本好读、好用也好学的“现代修心书”。口齿伶俐、聪颖慧黠的“张前主播”,无情岁月并未褪险她才貌双全的一丝一豪,读其文如见其人(我可以从北京就近作证——她依然貌美如花不减当年),一路修行的用心良苦,就在一股脑儿无私奉献的字里行间,与众生交流。
重口味心理学——怎样证明你不是个神经病(32.80):
你的身边是否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
是不是总有一种事物让你没来由地害怕?
你的大脑是否经常不受意识控制地涌入一些想法、影像或冲动?
你身边是否有些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你听说过有的男性有着“害羞的膀胱”吗?他们在公共卫生间小便时一定要等到旁边没人,或者到一个单独的小隔间,否则便尿不出来。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二:
《九型人格》
这个世界上有谁不关心自己怕性格吗?我从来没有碰到这样的人。
人们总是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自己性格的信息。在读研究生时,我选择的专业就是性格研究。我找到了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心理测试,期望这些测试能够让我们洞察到真正的自己。我的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
我们为什么对我们自己那么感兴趣?
第一个动机很简单,就是好奇。我们想知道自己的大脑、心灵和感觉动作的方式。
“我为什么会这样看问题:”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其它人可能产生其它感觉?”
“为什么在和我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我的朋友的反应是生气,而我的反应却是沮丧?”
思考这些问题十分有趣,和其它人讨论这些问题也很有趣。
第二个动机是实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身体上的病痛、没有实现的期望、各种烦心事儿,还有那些对待我们不公正的人,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烦恼。面对这些痛苦,我们做出的一个最常见反应就是抱怨。
“如果我的背上没有伤……”
“如果承包商能够准时赶到……”
“如果上下班的路程不用花那么长时间……”
“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我真正的才华和魅力……”
————————————“那我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后,我们会发现,尽管有些外在的事情着实令人心烦,但实际上许多痛苦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如果不是我逞能,在背部有伤的情况下搬那个重家伙……”
“如果不是我非得把期限安排得那么紧张……”
“如果我上班的时候能够提前10分钟……”
“如果我不是那么在意他人的认可……”
————————————那么这些痛苦都可以从生活中消失。
到底是我的个性中的什么让我失去了耐心,让我对时间如此苛刻,让我自己陷入麻烦?为什么我的性格类型让我如此在意他人的认可,尽管我的理性告诉我,这些认可并没有那么重要?
传统心理学有关性格的理论常常能够帮助我们在思想上有所洞察,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和感觉。不仅如此,所有关于性格分析的理论,实际上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可能并不能运用于实践,有的甚至会成为自我改造的障碍。另外,我们性格中的自大和自恋可能也会阻碍性格分析理论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仅仅拥有思想上的洞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情感上的洞察,而这种认识通常只有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或者在突发事件的震惊中,才能获得。
还有一个让我们对性格分析的理论感兴趣,但却对它们的实用效果感到失望的原因是:几乎所有被熟知和广泛认可的性格分析体系都无法超越普通生活。
多数人去求助于心理医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正常”他们难以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不好,或者有一些糟糕的习惯让他们深陷痛苦。他们希望能和正常人一样,轻松地和他人相处,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不会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正常的生活当然是有起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有时(并不是经常)能帮助人们过更好的“正常”生活。
20世纪50年代,精神治疗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患者,我在《苏醒》(Wake Up,1986年出版)一书中把这类患者称为“成功的不满者”。他们的人生通常很成功,他们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体面的工作,有令人羡慕的收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们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敬。总而言之,他们拥有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切让人高兴的因素。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或困难。有些痛苦和困难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被接受的。这些成功的不满者也很清楚,按照一般的标凖,他们是“快乐”的,但是他们还是会去寻求心理治疗,因为他们觉得生活依然“空虚”。除了金钱、职业、消费品和社会生活外,生活难道没有其它内容了吗?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这些人很难有所帮助。在传统心理学中,性格结构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被专门挑了出来,关于性格起源的一些有趣见解也被拿出来公开讨论,但是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的深层意义,却很少被涉及。
这些“成功不满者”的出现,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反对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两者的窄化与偏颇,主张了解人性,还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以期臻于自我实现的境界。——译者注)和后人本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主张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译者注)的发展。这些心理学流派认识到,在心理学研究中,除了对普通生活和性格分析的有用研究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领域,即人的存在和精神层面的领域,也就是人本主义的领域。
一旦人们在普通生活层面获得了成功,他们如果想要继续获得健康和快乐,就会进入存在和精神的领域。在此之外,有关普通生活层面的性格分析理论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的缺陷就分暴露出来,我们就会对它们感到失望,而且很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还是一名研究性格特征的研究生时,我就对精神领域和超个人领域的生活很感兴趣,当时我就已经感到传统心理学对人的理解虽然很有用,但大部分理论都有局限性。惟一值得一提的例外就是荣格: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荣格指出,集体无意识在潜意识的深层,既不为个人所知,也不属于个人所独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留传下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意象。——译者注)的概念,这个概念打开了我们存在的精神领域。但是荣格本人并没有完全被传统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权威所接受,所以他的理论也没有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有效体系。
后来,我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精神体系中都发现了有关性格分析和心理学的理论,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就是“九型人格”的性格类型。
“九型人格”的概念是由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19世纪介绍到西方的,葛吉夫是一位把东方哲学的精神教义介绍到西方的先锋。他在自己的施教中,使用了“九型人格”的概念。葛吉夫认识到人类有许多不必要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由我们的性格缺陷造成的。他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主导的性格特征,这是我们性格的轴心,许多虚幻的性格内容都是由此产生。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种主导特征是什么,那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超越那些虚幻的性格。葛吉夫把那些虚幻的性格称为“错误性格”,因为这些性格内容很多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代被迫形成的,并非我们的主动选择。
我第一次接触到“九型人格”的概念是在1972年,在一个有关意识转换的研讨会上。我的一个学生和我谈起了这个系统;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运用这一系统给我的性格归类。在接下来的几次午餐时间,他给我详细讲解了这一系统,在餐巾纸的背面勾画出了九角星图(很奇怪,科学研究中有很多奇思妙想都是在餐巾纸的背面勾画出来的,这是一个传统!)。他的介绍立刻引发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我加入了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组,当时带头人是来自智利的精神学家纳兰霍。纳兰霍是位杰出的研究者,他把“九型人格”中的基本性格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知识联系在了一起。
我了解到,纳兰霍关于“九型人格”的基本知识是从智利的另一位大师奥斯卡·伊察诺那里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