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创建的心理咨询体系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因此现在就出现了心理咨询的服务本土化。
感悟之一 从中国哲学的范畴看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拒绝庸俗迷信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中国思想的两种思潮是儒家和道家,此外佛学的影响力也非同小可。许多人习惯地认为,儒、道、佛是中国的三种宗教,而冯老先生认为:1.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2.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两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3.中国佛学和佛教也是有区别的。“中国佛学”是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接触后的发展,如“中道宗”与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导致“禅宗”的兴起,而禅宗对中国的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自然包括了对心理科学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常常将道家与道教、佛学与佛教混为一谈,其中不乏个别心理学爱好者对道士僧侣的仪式、迷信活动趋之若鹜,这是否值得我们警惕呢?
诚然,在诸多专家及前辈面前谈中国哲学、谈佛学,我自觉有班门弄斧之嫌,更不敢将冯老先生之学术理论断章取义,我以肤浅之理解反观现实之百态,终于体会到一种“怕”,这种怕与韦志中老师在《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成长之路》上篇中所提到的“怕”殊途同归。韦老师说,“拜师之后,我从此开始“怕”了,我怕什么?我怕老师找出我的毛病,怕给老师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怕”了”。我呢,我怕我会陷入庸俗迷信之流,一方面将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过分抬高,不能潜心对心理咨询学的流派进行准确研究,另一方面以心理咨询服务的名义为一些宗教仪式渲染神秘的色彩。因而,我深感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当不崇洋、不媚俗,当勤阅读、勤思考,当沉淀文化、潜心研修。
感悟之二 从中国哲学的精神看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坚持文化自信
在冯老先生看来,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历代的圣人先贤,无一不是把伦理与哲学相结合,在生命的体验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人合一。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儒、道、佛已然远远早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关注人的身心灵成长,自觉地寻求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和谐。如禅宗里常说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便有一段关于南北两派首领神秀与慧能的佳话:
弘忍召集弟子各以一首诗偈来概括禅宗信仰要义。神秀的诗偈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表达的是“即心即佛”。慧能的诗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表达的是“非心非佛”。
可见,不论是禅宗北派强调的宇宙心或佛性,还是南派所强调的“无”,其前提都是关注人的内心,纵观道家的崇尚理性、豁达率性,儒家的礼乐传承、心灵修养,还有诸子百家的激情批判,无一不是源于“以人为本”,较之西方哲学,中国的哲学在关注人与宇宙关系的同时,更具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更多地关注了“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
显然,当我们致力于心理咨询学的研究与应用之时,是无法脱离中国文化的基础的,尤其当我们致力于心理咨询学本土化研究时,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更应重视各种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不能简单分析其生理和心理成因,而忽视一定文化环境导致其社会功能的改变。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我泱泱大国文化强盛的坚强后盾,因此,在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的道路上,我们当有足够的底气坚持文化自信,当有持久的恒心博览古今。
感悟之三 从中国哲学的发展看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坚持砥砺前行
追随冯友兰老先生的思绪,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发展的清晰脉络——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经济背景孕育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名、阴阳从个人与社会角度竞相争鸣,尔后的政治需求选择了儒、道成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流派,当西方的佛教传入中国,融入道家思想后,成为王权专制掌控民生思想的又一利器,鼓励着人们重视超我,追求社会层面的道德完美,所以反观现实中国人的种种心理问题,便不难发现其共性及社会文化根源。
中国先后跨过了“落后就要挨打”和“贫穷就要挨饿”这两道巨大的历史沟坎,能否成功跨过“失语就要挨骂”的新的历史沟坎,无疑深刻地考验着当代国人的文化眼光、文化胸怀、文化想象和文化本领。作为一名致力于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的工作者,或许我们常为现实而困惑迷茫,毕竟唯西方心理流派至上者有之,唯操作技术至上者有之,将心理咨询诡秘神化者有之,以心理咨询为旗帜自吹自擂者更不乏其人,加之社会的认同度、政府的关注度仍处在逐步改善提升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发展的形态上看,心理咨询服务的本土化似乎远不如中国哲学的传承那么一帆风顺,但从发展的实质看,两者却有着高度的契合,中国哲学无形中已然孕育了心理咨询服务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
由此可见,我们当探寻先贤修身养性之道,立足当今现实问题之本。正如杨教授、阎教授一样,立足国情、关注焦点,无论在心理咨询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服务方面,从小的切入点做出大的好文章,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感悟之四 从中国哲学的功能看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坚持不忘“初心”
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冯老先生指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这里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中揭示出的中国哲学的功能与心理咨询服务的目标惊人地相似!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纵观中国哲学的文化根源,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哲学也好,心理咨询学也罢,最终都将关注人的“初心”,即人的本质需求,而且不同程度地超越道德的约束,以客观的视角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促进人的心灵成长。
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根基,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何惧文化自信!有先贤学者披肝沥胆,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何惧砥砺前行!心理咨询服务本土化道阻且长,不惧无根、无源、无术、无势,唯惧“无道”!经验丰富的科学心理工作者一般都有深刻的体会:精分、人本、认知行为……再精湛的“术”都建立在良好的共情、积极关注、倾听等基础上。离开了“道”,再好的“术”也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个“道”便是心理咨询学对人的本质需求的积极关注,是一名科学心理工作者对心理科学应有的敬仰之心与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才能冠以“科学”二字。
正如韦志中老师所指出的,“2017年,是心理学发展的机遇年,也是心理学工作者的风险年。”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不乏打着心理咨询服务的旗帜进行纯商业运作的机构与个人,所幸的是,还有我们在座的各位不忘“初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对科学的敬仰、对心理咨询服务的责任。在落笔写下这份读书心得之时,我的内心是惶恐的,既想站在我个人从事的学科角度向大家推荐冯老先生的思想风采,又担心断章取义曲解冯老先生的思想精髓。但至少有一点我能肯定的是:当我们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守勿忘“初心”,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定能让心理咨询学绽放异彩!